欢迎来到铿锵竹韵


天津快板培训
您当前的位置 : 首 页 > 最新活动 > 聚焦非遗

联系我们Contact Us

铿锵竹韵艺术培训学校

公司名称:铿锵竹韵艺术培训学校

公司地址:天津市和平区南马路11号 麦购广场  华夏未来城市中心2楼 2016-2019

联系电话:022-27332019 

                 13820533178

网址:www.tjkqzy.com


相声的发展史

2020-07-12

相声起源

相声起源于咸丰或道光年间的全堂八角鼓,八角鼓搭班分其演唱艺术为吹、打、弹、拉、说、学、逗、唱八部,有生、旦、净、末、丑诸般角色。其丑角登场,以抓喂逗乐为主。

八角鼓之有名丑角儿为张三禄,“其艺术之高超,胜人一筹者,仗以当场抓喂,见景生情,随机应变,不用死套话儿,演来颇受社会各界人士欢迎。后因性情怪僻,不易搭班,受人排挤,彼愤而撂地。当其上明地时,以说、学、逗、唱四大技能作艺,游逛的人士皆愿听其玩艺儿。张三禄不愿说八角鼓,自称其艺为相声。”(云游客《江湖丛谈》)

撂地演出.jpg

相声表演、相声术语

形式暗春:

口技

明春:

单口相声(短篇,长篇)

对口相声(贯口、平限、文喂、子母、倒口、柳活、腿子活)

群口相声

快板书、数来宝

双簧

本功唱(太平歌词)

学唱(京剧、评剧、梆子、大鼓等)

柳活

倒口、怯口(学方言)

逗限(使活儿)

砸挂捧喂(量活儿)

包袱(抖包袱、闷包袱、响包袱)

打哏《拉洋片》、《口吐莲花》

贯口《报菜名》、《地理图》

撂地伦理哏《翻四倍》、《羊上树》

攒底儿腻缝儿《扒马褂》、《训徒》

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

 

相声技艺

说学逗唱

单口、群口排新曲目(篡活)捧、逗定场诗数来宝(抠溜)白沙撒字口技(口咪子)双簧(片子)太平歌词 敛钱(看子门)门柳

 

相声师承关系

张三禄

别名:管儿张,北京人,目前见于文字记载最早的相声艺人,其艺术生涯下限大抵在清朝同治年间,上限在咸丰或道光年间。暗春极拿手,被誉为“暗春泰斗”。后人有赞“学相声好似还魂张三禄,铜骡子于三胜到像活的一样”。被公认为“第D一个说相声的人”。

朱绍文

艺名穷不怕,活跃在清同治、光绪年间。与醋溺膏、韩麻子、盆秃子、田瘸子、丑孙子、鼻喻子、常傻子等七位艺人称为早期一波“天桥八大怪”。他随身带的道具很简单,只有一把划帚、两块竹板和一口袋白沙石的细粉面。竹板上刻有"满腹文章穷不怕,五车史书落地贫”两行字,这就是他艺名的由来。后来,他收了徒弟“贫有本”、“穷有根”、”范有缘”等,常常带着一二个徒弟共同表演一个笑话,这样又逐渐地创造了对口相声和三人相声

阿彦涛

又名阿剑涛,绰号阿二,满族。阿刺二。同治、光绪年间艺人。是个财主。他主要唱单弦和拆唱八角鼓,说笑话、相声他也会,是个票友,按现在的说法是个业余演员。后来家族没落,他与朱绍文交情甚好,于是朱绍文收他为代拉师弟(即帮师傅收徒弟),正式成为相声艺人。后来自立门户,称为“阿家门”、是“清门”、“浑门”相声合流的先行者之一。阿彦涛收有两位弟子,即相声第三代传人:恩绪、高闻奎。

沈春和

又名沈长福,绰号沈二。早先他是说评书的,因他在评书界辈份较高,朱绍文收他代拉师弟(即帮师傅收徒弟)后来沈春和自立门户,称为“沈家门”。沈春和先后收有六位弟子,即相声第三代传人:魏昆志、冯昆治、王有道、高闻元、裕二福。

继恩绪、桂祈等第三代相声艺人之后,迎来了相声的发展阶段,代表人物是“相声八德”:裕德隆、刘德智、李德祥、李德扬、张德泉、周德山、马德禄、焦德海。相声八德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活跃于京津一带著名的八位相声大师,相声史上承前启后发扬相声艺术的关键人物。

裕德隆

相声老前辈。著名“相声八德”之一。是德字辈门长大师兄,艺名“瞪眼玉子”。师从桂祯(富有根),徒弟有王兆麟、陶湘如、李少卿、张云武、张绍堂、吴景春等。

李德扬

原名李佩亭,师承恩绪,绰号“万人迷”,时誉“相声大王”。后拜师徐有禄学习单口,拜师桂祈学习文喂,在诸多名师的指点下,李德扬的相声造诣逐渐提高,渐渐红遍京城。与师弟张德泉的满面微笑不同,李德扬则冷面滑稽,不苟言笑。徒弟是马桂元,冷面滑稽,上台不鞠躬,总是没有笑脸,观众被逗得前仰后合,他却面孔呆板若无其事。擅长单口可以同时用三个捧哏,张德泉、周德山、马德禄,每人每月不论上台与否,照常开支,这在相声界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李德扬提出了“三分逗,七分捧”的艺术原则。

马德禄

原名马恩禄,回族,北京人。师承春长隆,早期相声艺术的组织者与教师,培养了很多相声大师。他擅长白沙撒字,能在地上撒双钩的“福禄寿喜”、“招财进宝”、“黄金万两”等。

周德山

北京人,艺名“周蛤蟆”,师承范长利。在他之前,相声是撂地摊儿卖艺的营生,是他把相声带进了剧场,这是相声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门下有徒弟马三立。

焦德海

北京人,师承徐有禄,他善于吸取各家之长,在相声内容及语言净化等方面多有贡献。焦德海以说、学见长,台风稳建,表情细腻,口齿清晰,语言幽默,在人称“相声八德”的八位相声名家中,他是活路、见识较广、功底较深的一位。在他的门下出过不少相声名家,张寿臣、白宝亭、于俊波、朱阔泉、汤金城、绪德贵、李寿增、常连安等,都是他的亲传弟子。

刘德智

北京人,师承徐有禄。他喜好文学,创作了《歪批三国》等别具一格脍炙人口的相声。建国后参与创建北京相声改进小组,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为志愿军指战员演出相声。归国后,随抗美援朝后方宣传队赴西藏演出过。

张德泉

艺名张麻子,师承恩绪。

李德祥

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活跃于京津一带著名的相声大师,相声八德之一。师从恩绪

张寿臣.jpg

张寿臣

北京人,师承焦德海,擅长单口,他在同辈艺人中“入门儿”最Z早,所以,他也就成为了相声界公认的第五代相声的“掌Z门人”

在上世纪20年代后期,张寿臣在“什样杂耍行”即曲艺行,就享有了较高的盛誉,并被称为五“大王”之一:即刘宝全;花大王” 金万昌;荣剑尘;法大王”罗文涛;“笑话大王”张寿臣。

天津某报评价他“穷不怕不过如此,万人迷望而生畏”。

1594539847882990.jpg

马三立

著名相声表演大师,创立了独具特色的“马氏相声”,是当时相声界年龄最长、辈分最Z高、资历最老、造诣最深的“相声泰斗”。

师承周德山,父亲马德禄。哥哥马桂元,也是颇负盛名的相声大师,有时候他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他不敢请教长辈,就问他的哥哥马桂元。

1594539887740213.jpg

刘宝瑞

单口大王,中国短篇小说劲敌。师承张寿臣,天生阴阳嗓被认为说相声条件不好,但通过自身努力,扬长避短发展为自身特色。先后与马三立、郭全宝、侯宝林搭档。代表作有《珍珠翡翠白玉汤》、《山东斗法》、《贾行家》(《假行家》)等。刘宝瑞也是把北方相声艺术介绍给江南及港澳观众的先行者。

1594539917138066.jpg

侯宝林

师承朱阔泉,被誉为语言大师,使相声艺术的格调从市井艺术登上大雅之堂,他使相声更讲究文化品位,他的相声即引人发笑又给人思索,演唱俱佳的侯宝林使相声成为了一种语言艺术。他将相声作为大轴,在茶馆成为攒低的活儿。

微信图片_20200712141539.png

新中国成立后

五六十年代,老一辈的相声艺人相继逝去,新一代的相声艺人青黄不接,加上当时要净化艺术文化,而传统相声不乏低俗段子,包括伦理大,生理大,所以日渐不受待见,当时还成立相声改进小组,改造相声,还请老舍等文人帮助写相声。

“文革”期间,各界艺人都不同形式受到打击,好多相声艺人都被打压,强迫去劳动改造。

“文革”过后,好不容易可以喘口气了,可是没说十年相声了,大家都生疏,也没有了天桥也没有了剧场,后来小品又出现了。

相声理论研究无大家问津

相声文学创作没有高人却多是滥竽充数者

相声表演缺乏高超技能而自我作践当代的相声

1594540007300796.jpg

马季

原名马树槐,师承侯宝林,他是新相声的代表人物,近现代相声艺术承前继后的关键人物,他继承发展了侯派风格,走出了自己的创作道路,一生创作了三百多段相声,代表作《宇宙牌香烟》、《五官争功》等,为中国相声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姜昆,冯巩,笑林等都是他的徒弟。

玉子板.jpg

快板(玉子)的来历:

清代光绪年间(1875—1908),有一次太监李莲英把恩子召进宫让他给慈禧太后演唱。慈禧问恩子:“你会唱太平歌词吗?”恩子回答:“奴才会点儿。”慈禧说:“唱段热闹的我听听。“这…”恩子有些为难。因为他很清楚,这位太后老佛爷可不好伺候,杀、刚、砍、抢的内容不能唱,她一翻脸,努嘴便打,瞪眼便杀,真得好好掂量掂量。想到这儿忙说:“回太后老佛爷,伺候您一段《饽饽阵》吧。”慈禧点头同意。恩子单腿跪在地上,一只手比划,一只手拍着大腿侧面,唱了起来。

刚刚唱了四句,就听慈禧喊了声“停!”恩子不知怎么回事,吓得直流冷连忙跪倒:“奴才该死,老佛爷开恩!慈禧咯咯一乐:“起来,起来。我问你,你一边唱一边拍大腿干吗?恩子忙说:“这是为了找个气口,拍着板。慈禧说:“这样找板,太不雅观了。来呀!”她把李莲英叫了过来:“小李子,你去御花园锯两块竹板来。李莲英按照尺寸随即锯了两块竹板来。慈禧让恩子试着敲打了两下,很顺手。于是对慈禧说:“回老佛爷,合适极啦!您赏个名字吧李莲英立刻谄媚奉承“恩子,这是老佛爷御赐宝,赶快谢恩!”说完又找补了一“御赐!恩子,这叫老佛爷御赐!恩子忙叩头:谢老佛爷御赐!”后来,这种竹板流传开来。在艺人们的口中,竹板之名由“御赐”的谐音叫成了“玉子”

定场诗

所谓定场诗,指评书、鼓书演员在演出中长篇书目前,往往先念诵四句或八句 诗,内容不一定与正书有关,为的是让全场安静,快速拢住观众耳音,吸引其注意 力于己身,这样演员继续表演,也就定住了场。定场诗一般摘自于话本小说、风物 小说和正统史书,虽短小精悍,但每段或发人深省,或诙谐幽默,总之会给观众留 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砸挂

相声演员之间彼此戏谑取笑的一种手段。相声演员生活中相互“砸挂”的事比比皆是。把这种“砸挂”说成是相声演员之间,用以训练随机应变,灵活下挂(组织包袱)和现挂(即兴创造笑料)的训练手段也不为过。

柳活

“门柳儿”是相声艺人开场之前唱的“什不闲”、“莲花落”之类的曲子,还带有家伙,一个人打着,大伙一块唱,也叫“点买卖”

 

相声传统艺术,有段时间相声业很低糜,没人干这个,从事这一行的也都不干正事,有的做网站,有的拍电影,有的做主持。。。

后来有了郭德纲,他提出了相声要回归小剧场,所以他成立了北京相声大会,在剧场里面说相声,经过他一带动,各地各种小剧场都渐渐有了,西安青曲社、北京第二班,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相声,更多的人听相声,发展到海外商演。

标签

上一篇:现代相声2020-07-11
下一篇:李派快板传承2020-07-13

最近浏览: